全球铜消费的转移

2005-07-22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查看历史数据
    近几年,全球铜市消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日本和欧洲等传统铜消费大国总体需求下降,而中国则异军突起。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冷热不均的现象?“中国因素”真的将成为铜市需求的主宰吗?笔者认为,两个因素促成了如今局面,一个是中国的崛起,另一个是“消费转移”,而后者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中国与西方世界铜需求状况冰火两重天
    自2000年以来,包括美国、日本、欧洲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其铜需求的绝对水平,还是在全球铜消费中所占比重,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根据ICSG提供的数据,即便是在本轮牛市顶峰铜消费最旺盛的2004年,美国的铜消费量实际上比2000年的绝对值下降了约80万吨,降幅高达24.7%;在全球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21%降至2004年的14.5%左右。在此期间,欧盟15国铜需求也下降了22.9万吨,降幅为5.7%,日本下降约7万吨,降幅2.2%。
    上述主要传统铜消费大国占全球铜需求份额,从2000年的56.6%降至2004年的45.3%,降幅达11个百分点。而整个西方世界的铜消费总量,也从2000年的1266.9万吨,萎缩到2004年的1227.4万吨。
    与此构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铜需求高速成长,在全球铜消费增长中占据压倒性的主导地位,几乎占据了2000年以来全球所有需求增长部分。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中国铜消费的绝对量增加了约135万吨,累计增幅高达70%。中国铜消费占全球的份额,从2000年的12.7%攀升至2004年的19.7%。自2000年以来,中国铜需求保持年均15%左右的高速增长,2002年中国就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根据ICSG提供的最新数据,今年1—4月,中国累计铜消费同比增长3.1%,但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却分别出现-11.5%、-11.5%和-10.3%的大幅下降。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铜需求进入饱和状态,而且铜消费基数大,增长出现停滞或徘徊都属正常现象。但近几年,中国和西方世界在铜需求方面出现如此明显的反差和严重的“此长彼消”,则是引人瞩目的。除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动的铜消费跳跃式增长外,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所造成的。  
    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带动铜产品消费的同步转移
    1992—2004年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到5370亿美元,年均增幅约30%。截止2004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8941个,合同外资金额10966.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21亿美元。仅2004年,全国就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3664家。截至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在工业上的比重占全部投资行业结构的63.32%。伴随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强劲增长,国外制造业也大举向中国进军,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资本、技术和资源等经济或生产要素在区域上的重新配置就不可避免。前一时期跨国公司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还主要集中于消费品制造业、轻型或一般制造业,而自2002年起,资本品制造业、重型或装备制造业就成为跨国公司新一轮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
    最能体现这种制造业转移规模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出口中所占比重大幅提高,外资企业成为我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引擎”。1987—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36.45%,高于全国外贸平均增速约20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在1986年仅为1.9%,2004年则达到了57%。而外商投资企业采用来料和进料方式的加工贸易比重非常高,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4500.1亿美元,同比增长39.8%,占全国加工贸易的81.9%。这表明大部分外资企业都采取了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中国不过是个制造和加工基地。  
    三、全球制造加工中心向中国的转移,全球铜加工、消费格局的发生重大变化
    1.铜加工中心向中国转移,导致中国精铜消费增加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电力电子、通讯、汽车、建筑和家电等耗铜行业的迅猛发展,为铜加工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不仅国内企业大量投资兴建铜材加工厂,也吸引国外资本的强烈投资兴趣。有关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700家,其中合资、外商独资企业30家,港澳台合资独资企业则达到66家。目前,世界主要的大型铜加工企业已经或将在中国投资设厂,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日本三井、三菱、福田铜箔,德国威兰德、北德金属,美国奥林黄铜公司、耶兹公司,芬兰奥托昆普公司、加拿大VICEROYCAPITAL公司等世界铜加工巨头纷纷移师中国。此外,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许多铜加工企业,也不断在江浙沿海地区投资设厂,世界铜加工中心开始向中国转移。例如,世界最大的铜产品上市公司、最大的铜杆制造商和最大的电磁线制造商之一,美国的菲尔普斯道奇集团在苏州设立独资企业,生产高品质的漆包线,第一期产量就达8160吨。
    2.耗铜加工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连带铜终端消费链的转移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部分与铜产品消费相关的产业链也随之迁移到中国,原来在发达国家消费的铜制品,就体现为中国的需求量。例如,中国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电路板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外及台湾地区的电路板厂相继移师中国,仅广东沿海一带就有100多家多层电路板厂,从而带动了中国电解铜箔加工的迅猛发展。不仅替代了部分进口,而且大量用于出口,2004年铜箔的出口量占整个铜材出口的比例高达47%。
    四、中国的直接铜消费转化为发达国家的“间接”消费
    1.铜材出口增长迅猛
    中国对铜资源饥渴式的需求,并非都用于国内消费,其中部分半成品或铜制品直接用于出口。中国铜材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部分铜产品供过于求。用于空调行业的铜盘管在2002年就出现过剩,低档次的普通铜箔和铜板带产品也出现同样情况,只能通过出口来加以消化。2004年我国铜材出口量达到38.99万吨,同比猛增67.9%。从出口结构看,铜箔、铜管和铜板带的比例分别为47%、29%和13%。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出口铜材22万吨,同比再度增长23.4%,全年出口量有望达到约45万吨。铜材以来料和进料加工贸易返销出口为主,占其出口贸易方式的90%左右。与铜材出口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铜材进口速度却呈严重萎缩态势,这主要是中国铜材加工行业的大力发展,铜材加工能力尤其是高端铜材加工技术的提高,减少了对高档铜材的进口需求。实际上,中国的铜材进口90%以上采用来料和进料加工贸易形式,其制成品绝大部分以机电产品、铜制成品等终端产品的方式出口返销。
      尽管中国铜资源缺乏,但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的铜加工材及其他制成品的出口规模有望进一步提高。截至2004年底,中国的铜材加工能力达500万吨,产量为416.5万吨。而在未来2—3年内,中国铜材加工新增产能将达到165万—200万吨,即便按照83%的产能利用率计算,也远超过中国对铜材的实际需求。因此,中国铜加工材将继续扩大加大出口,面向国际市场。而这反过来又将进一步加剧中国对精铜、废铜等其它铜资源的供需矛盾,两头在外并非中国铜加工业的合适选择。
    2.铜消费终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高速增长
    机电产品是主要的铜消费行业之一,去年我国家电、电子和机械制造业用铜量占全部铜消费比例超过34%,机电产品的出口实际上意味着铜终端产品的出口。2004年,中国出口机电产品达3234亿美元,同比增长42.3%,占中国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54.5%,连续10年保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的地位,占世界机电贸易的比重由1996年的2%提高到7%,在世界机电产品出口的位次也由1996年的15位晋升为第4位。目前中国制造的彩电、DVD视盘机、移动电话、显示器、程控交换机、空调器等产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均跃居全球首位,摩托车等商品出口位居世界第二位。而这些机电产品许多都是耗铜产品,例如空调、彩电等家电产品以及电机等机械设备就使用铜制品。通过用铜终端产品的大量出口,发达国家实际上是在“间接”消费铜,“中国制造”不过起到二传手的作用。
    随着全球产业加快向中国转移,外商投资机电企业出口强劲增长,并占到机电产品出口构成中的很大比例,已成为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2004年外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2373.8亿美元,增长47.6%,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73.4%,其中独资机电企业出口占50%以上。这也是制造业加工中心转移到中国的最好例证。此外,来料和进料加工贸易成为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2004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3279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总额的55.3%,而以加工贸易出口方式出口的机电产品为2398.9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的74.2%。
    正如麦格里银行日前所指出的,在过去四年中,美国的铜需求有三年下降,并且与整个工业生产走势严重背离,看来是铜制成品(线杆等)和下游产品(包括制造业产品和消费耐用品)进口增长所导致的。美国人进的,正是中国人出的,只不过铜消费模式发生了转变——通过终端产品的媒介作用,实现名义上的“转移”,从以往对精铜的“直接”消费,转变为含铜消费品的“间接”消费。也正是通过制造业的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带动铜消费地域的重新布局。中国铜需求的巨大增加量中,有一部分本来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原有的需求,只不过在加工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刺激下,出现了铜消费地域分布的重新配置。因此,中国对铜的需求,除了部分自身的实际消费增加外,其实有相当部分属于“替代消费”。我们在关注中国铜需求的强劲增长时,不能忽视西方发达国家铜需求量的绝对下降和消费增速的下滑。换言之,中国引人注目的铜表观消费爆炸式增长,并不代表或反映全球铜消费方面的实际状况。“中国因素”对铜价的支撑作用是相对的,所谓“一柱擎天”也是不现实的。不论中国的一枝独秀能够维持多久,毕竟将全球铜消费增长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中国身上,总给人独木难支的感觉。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更多详细数据,请使用钢联数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