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国际铁矿石谈判的基本面分析

2005-11-16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查看历史数据
    巴西的CVRD公司面对强大的铁矿石需求可能考虑在2006年制定更高的价格,特别是在今年急剧上涨的矿石价格部分被亚洲较低的运费吸收了的情况下。
    一、在全球范围内,国际铁矿石贸易具有垄断性。目前,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仍控制铁矿石海上贸易量的65%,对铁矿石供应和价格都具有一定垄断性。CVRD财务总裁Fabio Barbosa说,CVRD没有足够的能力使所有客户的需求都满意。同时印度的铁矿石价格在中国又一次上涨了,每吨爬升到了74-77美元。这个价格自今年8月份中期从6月份每吨55-57美元的低价上升了大约4%,而6月份正是中国的采购商重新建立已经减少的库存的时候。Rio Tino也宣布了一个新的与韩国POSCO签订的10年期的1.28亿吨的合同。他们的解释这是由于2007年合同过期而重新签订合同。这个合同更多的是年吨数,虽然是在相同的价格条款上签订的。然而早期签订合同是否是钢材生产厂关心保证供给的暗示呢?由于铁矿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决定了用户对供应商选择的局限性。目前, 铁矿石在提供一次资源方面还不能由其它资源所取代,但随着废钢积累的增加, 对铁矿石的依赖将有所减缓。
    中国钢铁工业对进口铁矿石高度依赖,并且这种依赖会越来越大。2004年中国进口2.08亿吨铁矿石,进口贸易总额达到114.65亿美元,每吨平均单价达到61美元,而在2003年每吨平均单价仅为32.80美元。预计2005年进口铁矿石总量有可能达到2.5亿吨。作为重要的资源性原材料,铁矿石的贸易有时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铁矿石供应战略关乎一个国家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由于铁矿业是投资密集性产业,投资回收时间长,并且涉及到环境和生态等问题,需要具有前瞻性的铁矿石供应战略。
    二、国际市场正在谈论铁矿石价格上涨20%的可能行。价格上涨20%可能会使BHP(BHP Billiton)和Rio(Rio Tinto)2006年的收入分别变化11%和29%。
    2004年全球铁矿石海上贸易量为5.85亿吨。美国,乌克兰和俄罗出口主要是陆上贸易。全世界铁矿资源总储量在8000亿吨左右,折合成铁量为2300亿,按现在开采速度可供开采数百年。1999年到2004年间,世界海上矿石贸易量以年增长率5%/a 的速度增长,在2004年达到5.85亿吨。200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2.08亿吨,占海上矿石总贸易量的36%,已超过日本(2004年为1.36亿吨,为第二个高峰年,第一个高峰年是1980年,进口了1.34亿吨),成为世界第一铁矿石进口国。欧共体2004年进口达到1.2亿吨。欧洲和北美的矿石贸易量20年来一直很稳定,今后增长潜力也不大。
    矿石海运费也长期在低价状态下运转,用于运输铁矿石的散货船很少得到更新,运输船只也出现供应紧张状况,造成海运费大幅度增长,对国际铁矿石贸易格局也有很大影响。
    三、汇率和石油价格对国际铁矿石定价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铁矿石价格以美元为计价标准,用美元/每干吨度表示。每年要在年初通过谈判确定当年基准粉矿的调价幅度。以基准粉矿的调价幅度作为国际矿石调价的唯一参考基准。块矿和球团矿价格调整是在粉矿调价幅度基础上,根据使用价值(VIU)通过供需双方谈判确定的。供应方以巴西CVRD公司,澳大利亚BHPB公司和力拓铁矿集团为代表同日本六大钢铁公司谈判,确定日本及亚洲地区价格(FOB基,财政年度);同欧洲ARCELOR,TKS和CORUS谈判确定欧洲价格(CFR或CIF基,日历年度)。宝钢作为中国用户代表已加入价格谈判方。亚洲价格体系考虑了巴西铁矿石运距远,船费高的因素,铁矿石基价要比澳州低,以平衡到岸价格。
    1、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对铁矿石真正价格有很大的影响。按1992年美元价值进行折合,矿石实际价格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明显下降,一直持续到1998年,1976年到1998年矿石实际价格下降了50%以上。
    2、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导致世界钢铁工业不景气是造成1976年-1998年铁矿石价格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1980年由于经济复苏,在1982年铁矿石价格达到一个高峰,而后由于矿山扩大生产,价格又持续下降直到1988年。之后虽时有小幅涨落,但铁矿石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持续到2002年,其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铁矿石价格上也有所反映。
    3、自2002年,主要受铁矿石需求迅猛增长的影响,尤其是中国需求的增长,铁矿石价格明显上扬,2005年价格较2004年价格上涨了71.5%。为了满足中国钢铁工业高速增长对铁矿石的需求,世界主要矿业公司都相继扩产,并将陆续在2005年至2007年投入生产,但大多数都在2006年以后发挥作用。1999年到2003年,相对于日本市场铁矿石进口量年增长率仅为1.7%/a,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年增长率为23%/a。
    2006年将很难看到欧洲和美洲矿石进口量将有较大的增长,可以认为上述扩产的铁矿石主要要销往中国市场。中国铁矿石市场能否稳定增长将对矿业公司的扩产决策将起主导作用。按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速度,短期内铁矿石供应短缺的状况可能还要继续持续一段时间。在中长期铁矿石供应和需求将趋与平衡,但很难再出现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澳矿,巴西矿和印度矿在中国市场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在目前卖方市场情况下,市场份额将取决于各矿山公司的供货能力,以及近期的扩产速度。在今后供求基本达到平衡的情况下,澳矿和巴西矿市场份额将受海运费差价的影响而彼此消长。但从运输距离和效率来看,澳矿应作为中国钢铁工业主要依赖的原料,因为澳矿有更强的抵抗海运费波动的能力2003年澳矿在日本市场占56%的市场份额,2004年日本市场澳矿比例更高达63%。澳矿在中国市场份额仅为38-40%,相反,中国市场巴西和印度铁矿石市场份额较高,导致了2004 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急剧升高。 从降低原料成本角度,日本的矿石进口比例似乎更为经济。在正常海运费的情况下,澳矿在中国市场有更强的竞争力。所以中国进口铁矿石策略应以澳矿为主。长期看,随着印度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出口到中国的印度矿会减少,并且由于印度铁矿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预计在今后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也很难有较大的增长。

[更多详细数据,请使用钢联数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