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钢铁行业正处于变革之中

钢材产量增长 原料成本上升 钢铁企业并购整合

2005-11-25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查看历史数据
New Page 1

英国MEPS公司日前发表报告称,自新千年以来,全球钢铁工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成为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2004年钢材价格迅速攀升,钢铁企业突然恢复了生机。然而好景不长,今年钢材价格又出现了下跌。现在钢铁行业内部整合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

钢材消费和生产

全球钢铁产量和需求量迅速上升,这主要是中国经济更加活跃及中国钢厂扩产的结果。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钢产量将增长22亿吨(增幅为170),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产量仅增长5400万吨(增幅为75);中国成品钢消费需求将增长18亿吨,而其他地区需求则可能只增长7000万吨。2005年,中国钢材产量将达到347亿吨,相当于全球钢产量的31%。到2008年,中国钢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的比例很可能将分别达到327%和32%。虽然中国政府会采取行动来降低中期钢铁企业增加产能的速度,但许多大项目已经上马,因此预计中国钢产量的增加至少将持续到2007年。此外,中国政府很可能在近期取消出口补贴。

为了满足印度国内需求的预期增长,印度的钢厂也制订了扩大产能的计划,今后两三年内将开展许多项目。从长远看,外国钢铁公司正在利用印度现有的原材料资源在印度投资建厂。但MEPS认为,许多项目在规划期间都不可能达到设计能力。

最近一段时间的高油价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各地的贸易流向,中东国家和俄罗斯是大赢家。相反,经济增长受到控制的地区如石油进口地区,包括北美和大多数西欧国家以及日本和韩国的钢材消费则很可能受到_定程度的抑制。

原材料成本

2004年之前的几年中,钢厂的原材料(铁矿石和焦煤)成本一直不断上涨。2003年,中国钢材产量大幅增长,同时原材料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引起了人们对原料短缺的恐慌。

2004年,海运铁矿石价格上涨71%,炼焦煤上涨120%。在此基础上,运费也翻了一番多。有关人士认为,这是由于原材料供应不足以满足需求。但实际上,2004年全球钢产量增长8700万吨,而只有第二季度的两三个月出现了原材料短缺现象。原材料价格和运价的攀升导致钢厂成品钢成本增加了100120美元/吨。据报道,目前巴西生铁的生产成本已经接近230美元/吨。

钢价走势

前两年,碳钢价格非常不稳定。2003年第四季度,亚洲、北美和欧盟的热轧钢材价格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约为340350美元/吨。20049月,北美碳钢价格上涨至800美元/吨,但在20057月又下跌到550美元/吨左右。在欧盟,2004年底欧盟内部热轧卷材价格涨至近700美元/吨,但在20057月又下跌至530美元/吨。亚洲地区碳钢价格从未达到过上述两个地区的高位——今年5月,亚洲碳钢价格上涨至不到600美元/吨,但随后开始下滑。由于担心钢材短缺造成了世界各地钢材价格猛涨。因此用户订购的产品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而钢厂则利用了这种恐慌心态。当用户意识到钢厂能够满足订货要求时,就开始减少订货,钢价也就开始下跌了。

世界范围内的钢材贸易量很大,而美元是原材料和钢材产品贸易通常采用的结算货币,因此,货币汇率的变化在决定贸易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另外,运费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最近几年运费持续攀升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除非地区价格存在巨大的差异,否则高运费会对出口起到抑制作用。此外,政治决策也有相当大的作用。美国政府于2002年单方决定对进口钢材征收保护性关税,由此影响了世界各地钢材价格的上涨。

某一品种的钢材价格通常遵循相同的走势,但价格涨幅大小和执行价格上涨的时间则有很大差别。由于不同的市场对进出口的吸引力不同,因此价差在短期内会调节贸易量迅速增长或迅速下降。长材与扁平材的价格、走势相近。建筑行业的繁荣在推动长材产品的需求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相反,消费品则是促进扁平钢材销售量的关键。虽然影响钢材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供求关系,不过在最近两年,原材料成本在决定钢材底价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明显,200美元/吨的热轧钢卷材价格已经一去不返了。

钢铁行业走上并购重组之路

近几年,钢铁行业出现了许多合并和并购事件。合并和并购的催化剂为20世纪80年代末原英国钢铁公司(现属于英荷克鲁斯公司)的私有化。因为除日本和北美地区的钢铁公司以外,绝大多数钢铁公司都为国有,因此要实现行业内部的优化组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日本,由于存在着复杂的互相参股和员工终身雇佣合同关系,要对钢铁公司进行重组也不可能。在美国,工人养老金和医疗费产生的遗产费也影响到了美国钢铁行业的整合。由于西欧大多数国家的钢铁公司都归国有,所以整合谈判陷入僵局多年。此外,许多国家的政府都认为钢铁行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

但这种格局在英国钢铁公司私有化后发生了改变。英国钢铁公司私有化的成功,促进了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盟各国出售或大量减少国家持有的钢铁企业股份。接着日本的日本钢管(NKK)和川崎制铁合并组建了IFE公司。国有钢铁公司不能重组的坚冰被打破,这为东欧和中欧许多国家将钢铁行业剥离提供了机遇。由于美国政府的协助,美国钢铁企业解决了遗产问题。私有钢铁企业这种模式接着扩展到了南美和亚洲许多地区以及前苏联地区。首先开始的是地区内部整合,紧接着出现了洲际合并和并购。

对钢铁企业来说,洲际资源优化非常成功,大型集团获得了重组和提高运作效率的机会。此外,由于市场竞争相对减少,企业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现在这些钢铁企业的反应更加敏捷,可以更迅速地调控价格和产量。占有大量市场份额的大型企业作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决策,小型企业通常会跟进。因此,没有整合就不可能达到现在的钢材价格水平,确定减产也将耗费更长的时间。

钢铁行业整合的成功案例为更多企业效仿提供了保证,较小的钢厂可联手实现地区间的优化组合。大型钢铁公司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进一步扩大规模的计划将受到限制,而国际合并和并购则有可能继续。

2000~2008年全球粗钢产量  (单位:百万吨)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欧盟25国 186.5 180.9 180.8 183.5 193.5 184.2 187 190 195
欧盟15国 163.2 158.8 158.5 160 168.3 163.1 165 173.7 171.8
其他欧洲国家(地区) 23.5 24.3 26.5 28.8 31.7 31.8 32 33 35
独联体 97.9 98.2 100 106.3 111.7 111 115 118 120
北美自由贸易区 135 119.7 122.8 123.8 132.8 126.3 129 133 136
南美 38.9 37.2 40.7 42.8 45.9 45.6 47 50 52
非洲 13.3 15 15.7 16.3 16.6 18 18.5 19 20
中东 10.6 11.5 12.2 13.5 14.3 15.2 16.5 18 20
中国 127 148.9 179.7 219.2 270.1 347 370 390 405
日本 106.4 102.9 107.7 110.5 112.7 111.7 113 113 114
其他亚洲国家(地区) 97.8 98.2 104.1 110 112.8 120.7 123 127 129
大洋洲 9.1 7.8 8.3 8.3 8.3 8.5 9 9 9
世界总产量 846 844.6 898.5 963 1050.4 1120 1160 1200 1235

资料来源:英国MEPS咨询公司



[更多详细数据,请使用钢联数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