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全球钢坯期货的推出令何方忧惧?

2010-07-30 10:09 来源: 我的钢铁 查看历史数据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周三正式推出全球钢坯期货合约,并在新奥尔良新设一处交割仓库。

但全球主要钢厂似乎对此不以为然,和以往一样,它们对钢材期货的整个概念不屑一顾。一项针对11家大型钢厂的路透调查显示,钢厂的反应从漠不关心到直接敌视的都有。

这不应令人意外,这些生产商都是钢铁行业的重量级选手,其江湖地位使之充分享有定价权方面的好处。

不久前,他们在规模更大的三大铁矿石巨头的驱使下,接受了铁矿石定价机制的改变。

由于钢厂的产品营销架构扁平,钢坯期货合约的推出,无助于他们对主要原料价格产生不利的波动加以掌控。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投行的分析师们此时此刻正忙于"研究及各种互动关系"。

LME的资深人士当然不会感到意外,他们眼珠子一转,将记忆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LME推出原铝合约,遭到北美矿业巨头美国铝业和加拿大铝业(现在的力拓-加拿大铝业)的强烈反对。这两家公司目前在LME的铝委员会中都有代表。

这一类比是否合适?钢厂将在一片哭闹声中不情愿地被拖入钢材期货的世界,这是否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LME的钢材合约是否成功,这是首个在全部三个主要时区都有实货交割地的全球性钢材期货品种。

不过该品种在钢铁生产商中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知音。若没有亚洲生产商,之前的远东钢坯合约的交易,以及LME交割仓库的实货变动似乎也不太活跃。

余下的名单上大多是俄罗斯、乌克兰和土耳其三国的钢厂。其中,只有俄罗斯的耶弗拉兹还算有点分量。

不过这些钢厂在之前的地中海方坯合约上,见证了新的全球方坯合约的历史。

大多数地中海方坯合约的交易涉及与实货市场之间的套利,该交易曾因土耳其的两处交割点出现增值税问题而掀起波澜,因为该问题意味着有意交割的土耳其的生产商不得不采用土耳其以外的钢材。

但这种行为也无可厚非,正是这种LME与"真实市场"之间的互动,使得LME铝合金合约的成交量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以来一直不温不火。

但合金的成交量根本无法与LME目前流动性最好的原铝相匹敌。

这就是用作价格发现和对冲工具的品种,以及用来与"真实市场"进行套利的合约品种之间的区别。

LME钢坯期约开始带来转变了吗?

嗯,有些事情肯定发生了变化。这从图表所示的3月以来成交量和未平仓合约的阶梯式变化中,就可以明显看出来。

LME的这种交易激增与大型商品投资银行进入有关。但他们的出现或许不能让欧洲钢厂打消疑虑,这些钢厂在回复调查时认为,钢铁期货只是增强了"赌场心态和投机行为"。

可正是这些重量级企业才有这种财务实力来从事钢铁对冲的店头交易。银行人士津津乐道的"全定制策略"和"量身特制产品"在扁平材和长材产品领域已经有售。

如果银行们现在开始对冲掉在LME合约的曝险,显然有助于解释成交量的跃升,因为地中海合约套利交易似乎不大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就散发出如此大的魅力。

现在的问题是,钢铁期货向北美市场开放是否会导致流动性出现二次跳涨。

据分析师估计,北美市场的钢坯总规模大概为3000万吨左右。小型钢厂也雨露均沾,利用废钢来冶炼钢坯--这正是LME期约的标的。

此外,从LME北美特种铝合金期约(NASAAC)的演变情况来判断,北美市场更习惯于利用期货来作风险管理。NASAAC从原来的铝合金期约拆分出去之後,现在流动性远远高于後者。

今年上半年,NASAAC成交量总计319205口,铝合金合约则为178187口。NASAAC的成交量中甚至还包括一部分场内交易期权。

但是再强调一下,我们说的是铝合金,而不是原铝。这就把我们带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钢坯期货是否能复制LME流动性最强合约的辉煌史?

钢坯期货的成长潜力是毫无疑问的,前提是其能吸引北美客户作为对冲客而非实货套利者的身份参与进来。

但钢不是铝。长材和扁平材产品都缺乏单一参考价。而且,扁平材领域的一个特点是与钢厂以及汽车业的大客户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对此引入钢材期货的时机还不太成熟。

所以说,全球大型钢厂商或许暂时可以忽略LME正在上演的一幕,也不用理会其他交易所试图从铁类金属业中分得一杯羹的做法。

除非LME开始把目光投向热卷期约,你可以放心,会有不少投资银行家建议LME这么做的。(路透)



[更多详细数据,请使用钢联数据]

相关文章